规矩先上家福先
作者:老何(下图左边拍照者),模范夫妻,每次参加活动队员们都羡慕不已,这就是所谓的最美爱情吧
三清山过去又叫少华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主体地处怀玉山脉腹地,山势是东、南、西三面陡峻,北面稍缓。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山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怀玉山脉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自古享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盛誉的三清山,一直是游客与诗人神往的地方。
2018年9月23日,我们来到三清山,感受着江南第一仙峰的清奇俊朗的峰峦叠嶂与源远流长的道教圣地所赋予他的神秘气息。我们是由上海包车经七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才到达三清山,站在三清山脚下,被清风与薄雾洗涤,一路之上的慵懒与倦怠便一扫而空。
眼前的三清山壁立高耸,雾气朦胧,环山碧翠,让人不由得激情奔放心潮澎湃,恨不能立即插翅飞上山巅,与神游过数次的仙峰圣地做最亲密的拥抱。我们乘外双溪索道上山,三清山的索道建设的相当漂亮,轿厢内一次可以坐8个人。坐上索道,轿厢出了索道门刷的一下,向上急驶而去,心不由得悠忽一下,每上一个铁桥支架的时候,心理都悠忽一下,从山脚至山顶,水平距离5km,海拔由200m陡增至1816m。索道在接近山上的一段角度还是相当的大,峡谷中的风吹动轿厢在空中摇摆,让人心生丝丝的恐惧感。难怪站台内声明有心脏病患者不易坐索道,看来确是如此!
在轿厢过了第七个索道站台铁桥的时候,能从轿厢内看到三清山著名的景点——司春女神!远远看见山顶上有一块大石头,很像一位面山而望的少女!那远景形象真的很像一位沉思的少女!因为距离很远,再加上山上雾气蒙蒙的,隔着轿厢玻璃相机也无法拍摄,不过,从轿厢内看司春女神形象那是相当的栩栩如生!从三清山旅游介绍中得知,女神峰属三清山三大绝景之一,位于三清山之南,面玉京峰而立,高86余米,远眺近观,从各个角度审视,此峰皆形如少女,丰满秀丽。她高鼻梁,樱桃口,圆下巴,秀发齐肩,正襟端坐,凝神沉思;双手托着两棵古松,意若要使春色永驻人间。其峰浑然似鬼斧神工,成就了这尊艺术珍品。
出了索道,从索道口一个站牌上看出,外双溪索道的地理位置是海拔高度1246米。站在索道站台顶部一个台阶上向四周望去,群山峰峦叠翠,薄云飘带般缠绕山腰,我虽然知道这只是三清山的一角,精华景观都在深山之中,但就是这一睹之下也让我惊喜万分,江南第一仙峰果然不负虚名。
我们游览计划是当天沿着景区线路走西海岸到达三清宫,在三清宫附近住宿,第二天走阳光海岸转道东海岸,然后回到双溪索道下山。这样的安排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慢慢的观赏和品玩奇观逸景,去触摸和追寻道教在此地的兴衰演变史,避免又重蹈了走马观花的旅游窠臼。
三清山的空气异常清新,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圣地,呼吸着三清山自然的空气,远眺群峰,真的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远山雾气朦胧,近处游人如织。踏着三清山石道,奋力往上登,这是一段步步升高的石阶路段,虽然比不上泰山十八盘坡陡阶窄,但是连续的拾阶而上也是对体力的一次检验。沿途的风景秀丽如画,云卷云舒、峰回路转,在气喘吁吁的努力中终于到达了西海岸的凌空栈道。举目远眺,群峰耸立,峡谷纵横,秀峰叠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白云生幽谷,飞瀑挂山间。气流在山峦间穿行,上行下跃,环流活跃。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
漫步在海拔1600多米的高空栈道上,一边是悬崖绝壁和原始森林,一边是幽深的峡谷,栈道宛如玉带缠缠绵绵的横挂在群山腰间,使得绝壁千刃变坦途,是十分的惬意,百分的休闲。一路之上栈道坡度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权当是闲庭信步。当日天气清朗舒适,阳光与云海与山岚雾气交替,更使得三清山变化万千,宛若天女列队由远至近向我们款款走来,且步履妖娆长袖善舞,那时而阳光、时而云雾弥漫恰如仙女们的水袖飘飘,让人不饮而醉,陶醉在大自然的奇幻仙境之中。
三清山的云雾来去无常,聚散无信,是呼啸而来,飘忽而去。若是山谷间有雾气沿着山坡丝丝缕缕的向上爬升,不一会就变成万千条白蛇一齐向山头涌来,转瞬间就填满了峡谷沟壑,遮盖了群山峻岭,天地间便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混沌世界。不消片时,云雾又悄无声息的退去,那俏石秀峰,苍松翠柏又渐行渐近全部走入你的眼里,似乎经过甘霖仙露的滋润与洗礼,越加的生机勃勃,青翠欲滴,娇艳可人了。此时俯瞰大峡谷,峡谷幽深,震人心魄一种目眩的感觉,仿佛谷底藏有百万雄兵,只待旌旗招展时再度卷土重来。每当云起云散的时候就是拍摄山川盛景的最佳时刻,此时的三清山坚毅雄伟与婉约柔情完美融合为一体,是风情万种的柔美,是气度从容的静美,是仙风道骨的大美,让人百看不厌,令人流连忘返,是天地生成的瑶台仙境。这种令人一诵叁叹的体验,非身临其境是无法体味的。难怪有人说:三清山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庐山之清幽、衡山之烟云的磅礴气势,在我看来,如此评价恰如其分!
西海岸栈道沿途景点很多,如珍珠般的散落在深山峡谷,是三清山景区的精华路段,一路峰观集险秀奇于一体,蔚为壮观。有:神童负松、幽湾晓泉、西霞港、西海港湾、观音送子、仙桥墩、妈祖神像、飞仙谷、九天锦屏、猴王观宝、母子松等等。所有的景观都历经沧海桑田变换,得亿万年天地精华之涵养,修炼成独一无二的神奇存在,在三分形似七分达意的妙曼镜像中,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的奇绝,心里由衷生出对自然的敬仰与敬畏。
我们就在阳光与云雾的轻歌曼舞的陪伴下用了三个多小时悠悠闲闲的走到了西海岸终点,于下午四点到达了三清宫。原以为三清宫既然是道教圣地,那一定是道观巍峨,道徒云集。烟雾缭绕,香火极旺。等到了三清宫才发现,三清宫不是很大,远远不如大多数佛门圣地的大雄宝殿那样雄伟壮观。道观年久老旧,冷冷清清。但正因为如此,又显得他难能可贵,于深山秘境之处,原滋原味的守护着道教的本源,朴实无华、庄重威严更显其神气。
三清宫地势高爽,背南朝北,正殿三间两进,就山势而建,前低后高,正面有三樘大门,中门上挂有青石竖匾,上书“三清福地”四个大字。大门两边刻有“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的对联。大殿正中神龛供奉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三尊神像,大殿后面是观音堂,中间奉有观音,两侧供有十八罗汉塑像。道佛和谐相处,共为同一殿堂,有别于其他道教名山佛道不相容的格局,体现了三清山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博大胸怀。
三清宫建筑和布局充满玄虚神奇色彩。以山上花岗岩雕凿干砌而成,石梁石柱,四周配以石墙,梁柱之上是木制撑拱结构,构建出歇山重檐屋顶样式,最令人讶异的是两进道观的墙体与屋顶都不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均为四面透空,墙体距离屋檐留有相当大的距离,置身观内可以与殿外息息相通,这种建筑格局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或许是特殊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下的独特设计,或许是道家“道法自然”的修炼需求使然,实在是令人费解。
三清宫外,殿前是花岗岩铺地的平台,平台北侧置石香炉和石香亭,平台北面正中为三清宫石牌坊,牌坊形制并不宏大,全部用花岗岩凿制而成。牌坊顶盖由两块整石构成悬山顶形式,上面凿有象征性的瓦垅,无沟头滴水,顶上正脊用刻花鱼龙大吻,正中置放了个宝葫芦。整个造型小巧玲珑,庄重华美,是道教仿儒家孔府等建置,在门前置牌坊,以壮声威的建制。牌坊前是灵官殿、魁星殿,均为简陋的石匣窟穴内雕刻的道教人物。造型古朴,线条优美,雕工精湛,颇有汉魏古风的味道。
我们住宿就在三清宫广场东侧的管理站,这也是三清山唯一的一处山上住宿点,有八九间客房的样子,接待能力十分有限,条件简陋也就仅仅是住宿而已,这对于想深度游玩三清山的人而言已经是最好的了。我们一行22人, 有一半住在管理站,一半搭帐篷露营。在大家忙于安置住所的时候,我独自在周边转转,在管理站的院子里看到有一口石块磊砌的水井,看了介绍才知道这口水井大有来历。名为“古丹井”,是晋代葛洪在三清山炼丹时开掘的,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在依然清澈见底、终年不枯,喝一口井水味道甘甜直沁心脾,顿觉神清气爽,所以被后人称之为“仙井”。
我循着登山步道一路向东,看过了王祜与詹碧云的墓地,就是悬崖之上的风雷塔了,塔为5层,密檐6角,全塔身由一整石雕凿而成。塔虽不高,但建在突起的巉岩之上,从下仰视却有居高临下之势。塔原为王祜墓的附属建筑,当时堪舆观点为避山口之风而建,故名“风雷塔”。此塔历尽千年风雨,至今巍然不动,被誉为三清山道教建筑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风雷塔东侧的山坡平台上有一个石牌坊,这就是著名的“天门”了,牌坊的南面有一对华表,方形石柱造型,上端是神兽背北面南做蹲踞状。华表没有其他的装饰图案,面向天门牌坊面镌刻着一副对联:“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由于历经风雨的侵蚀,华表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更给人古朴天成的沧桑感。
过了天门继续登山就是天门峰了,峰顶就是一块光秃秃的花岗岩石。站在峰顶可以俯瞰三清宫的全貌。天门峰的最高点叫做紫烟石,若要攀上石顶需要通过几个石阶,石阶又称之为“天梯”,寓意紫烟石可以与天地想通。紫烟石因位于三清宫的正东,名称由紫气东来衍化而来。紫烟石三面是沟谷深壑,无遮无拦,峰顶面积不大,状如半球,十几个人就坐满了,这里是东西海岸的交汇点,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是观日出赏日落的绝佳所在,身在峰巅需格外小心,稍有不慎就有坠崖的危险。可惜当日雾锁三清日落是看不到了,默默祈祷明日能够云开雾散让我们一睹日出云海的盛景。
下山后,雾气越来越大,浓雾吞噬了一切,不到五点已经黑如深夜,三清山的夜晚天籁寂静,唯有风在轻轻摩挲树叶发出轻轻的絮语,仿佛是在谈经论道,此时听来很有些空灵高妙的韵味。一天的时间拜山问道恍如穿过了历史时空。是感慨、是惊叹、是顿悟、是净化,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拜山即是拜道,拜道即是拜山,我们在游玩中既拜了山又拜了道,只要不放弃追求,生命中积累的山就有了仙山、名山,内心的道必成正果。
回思一天的所见所悟,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的兴衰沉浮,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三清山道教文化始于晋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拥有特殊地位。葛洪在三清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鼓吹“人能成仙”,
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道教并没有像佛教、基督教一样风靡盛行。道家之于普通百姓而言,甚至有一些高冷。世人多认为道教消极避世,清心寡欲,其实道教徒专注于自身生存,讲究自强。道士能得道一二,便是大善。
道家向来信奉“柔弱处上,木强则折”,道教不是普传的宗教,你信道,或者不信道,道都是存在的,不会改变,所以信不信由你,一切讲究个缘分。道教讲究的是此生,佛教讲究的是来世。道教讲究养生,从而延伸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如讲究刚柔相济、阴阳学说和五行八卦的太极拳,都是道教独有的文化符号。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神”指先天自然化生之圣,“仙”指后天修炼得道之人。所以道教的神仙,是我们历史上的圣人,也是得道之人。想到此我似有所感,今次的三清山之行岂不是一次中国文化史的熏陶和历练!
这些年不止一次听到有人感叹道教离中国人好远。是的,道观不像佛寺那样遍地都是,道士也让人感觉很神秘。其实在道教有一句话叫“道不远人,人自远道”,道日用而不知。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一直在每个中国人的身边,道教文化对大家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如看黄历择日子,如贴门神,如看风水。还有每年的节日中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诸多节日背后都有着丰富的道家文化的内涵。道教所继承的道家哲学从老子、庄子始一直在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天早晨7.30分我们离开了三清宫,按照计划沿着阳光海岸的景区步道开始下半程的游览,说是游览其实什么都看不见,就是在大雾弥漫的深山中小心翼翼的行走。三清山的雾气也是别具一格,饱含着水分,似乎抓一把就能捏出水来,雾气中的水滋润了山中的一切,树枝上、树叶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一阵风吹过就飘落一片水滴,宛如清雨肆意飘落。虽然与东海岸的美景擦肩而过,但是有幸在像雾像雨又像风的高山峡谷中沐浴而行也是全新的感觉。
两天的三清山之行即将结束,三清山的美貌令人难以忘怀,一路下山,仍是回到上山时候的外双溪索道。在两天的短暂时间里,欣赏到了阳光灿烂的秀丽山川,也领略了云海漫卷的瑰丽变幻,更有雾锁三清的神秘莫测和烟雨空濛水洗妙镜。自己不是诗人,也不是修行者,只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喜欢旅游的普通人。饱食沿途美景,身在人间至味是清欢,在与山水相拥相亲的时刻,默默相对目光流转已是千年。一山一水,一阁楼,一壶酒,一缕清风,一袭烟火,足以品味人生,足以逍遥物外。
作者:老何
2018.10.3